摘要: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《2024校長在“雙減”工作教師推進會上的講話(學校)》,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,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《2024校長在“雙減”工作教師推進會上的講話(學校)》。
“雙減”實施一百天,中國教育經歷了迷茫、焦慮、壓力、回歸的幾個階段,無論是回顧歷史,聚焦現在,還是期盼未來,這都將是中國教育改革非常英明與理智的決策。一百天說明不了什么,也證明不了什么,但中央非常堅定地解讀了三個無可爭議的教育信號:第一是以“人”為本,培育學生;第二是讓教育真正回歸學校主陣地;第三是實現教和育的統一,推進教向育轉型。
現在我根據這三個教育觀點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,談談我對“雙減”的理解。首先我們是一所學校,必須堅決執行中央的決定,響應教育改革的號召;其次我們是一所民辦學校,必須在反應上快,執行上嚴,要求上高;第三我們還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學校,必須跳出非寄宿學校的管理與辦學思維,走一條跟其他學校方向相同但路徑不同的“雙減”特色之路。
一、教育回歸學校,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
依賴家長、依賴培訓機構抓成績的時代已經過去了,全體老師要有清醒的認識,“雙減”下教學回歸課堂是政治賦責,教育回歸學校是政治賦能。因為搞教育學校是專業的,搞教學老師是專業的,所以學校必須肩負起孩子成長過程中教育教學的責任。主陣地一定在學校,但孩子的成長不可能沒有社會教育,更離不開家庭教育,如何三教統一、主次分明,這是作為主陣地的學校不得不思考的問題。學校要發揮好主導功能,利用好社會教育,合作好家庭教育。從這個層面而言,教育回歸學校,體現學校教育主陣地不是關起門來搞教學,而是更加開放地搞教育,加大家校溝通的力度,加強家校融合的深度,維護家長對孩子成長的知情權,專業培訓家長,職業培養學生,讓教育專業化,這才是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的真正社會擔當。
二、以“人"為本,正確做好加減法
減作業不是沒作業,弱化考試不是弱化評價。我們不要以無限度消耗孩子時間來換取分數上的暫時勝利,而要科學合理地進行作業管理,讓學生從繁重的智育作業負擔中解放出來,騰出時間參與到德、體、美、勞四育的發展。減學生作業負擔還有一個重要的減負信息,就是減文化學習怪、偏、難的頑固疾瘴,回歸基礎、回歸教材,不拔苗助長,讓學習變得簡單,讓學會學習變得快樂。關于考試,只有兩個功能:一是水平測試,二是選拔測試,我們要正確區分并且科學運用。考試可以作為評價標準但一定不是絕對標準,小學基礎教育,任何一次文化考試絕不能成為評價一個學生甚至一個"人"的標簽。我們不要放大結果下結論,它既不科學也不全面,這樣除了讓家長焦慮還會傷害學生。我強烈建議全體老師,借“雙減"新政之始,立于學科、立于學生、立于“人"之本身,智慧地創建一套比較全面、比較客觀、比較科學的評價機制,為“雙減”引路,為孩子正名。
三、教與育的統一,教向育轉型
未來教學也好,未來教育也罷,實現教與育的統一,推行教向育轉型,已經作為時代的呼喚,在“雙減”的號召下發岀了最強音。我們從現在起要加強教學研究,提升能力、研究教法、研究學法,讓知識有力量,讓課堂有思想;要用教育思想武裝頭腦,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清醒地知道,自己面対的是一群孩子,要與孩子站在一起去打倒問題,而不是與問題一起去滅掉我們的孩子。一個成功的老師讓學生印象深刻、銘記于心的往往不是你教了他多少知識,而是在他求知的路上,你幫他遮擋了多少風雨;是否善于啟智化慧、撥云見日。希望老師們不只是耕耘在講臺上的授業者,更是一個行走在學生生命中的傳道解惑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