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《2024組織部長在年輕干部培訓會上的講話》,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,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《2024組織部長在年輕干部培訓會上的講話》。
從20**年全國全面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起,一個又一個的寒來暑往,見證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村官來來往往,不知不覺已超十個年頭,我想起了小時候寫的記敘文,有一個“高頻詞”叫“光陰似箭、日月如梭”。在此,對你們加入公務員隊伍、加入全市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團隊,表示歡迎和祝賀!
有一名年輕同志曾問過我一個問題,“如果時間可以倒流,您愿意回到哪個時刻重新再來?”有的人愿意回到“弱冠”之年、“桃李年華”;有的人愿意重溫山高為峰、高光時刻……而我的答案是:我不愿意回去。因為,“人生就是一場旅行,不在乎目的地,在乎的應該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”,同樣,我們不能決定人生的長度,但能決定人生的寬度、甚至厚度。那些好的、壞的,振奮的、頹廢的,幸福的、后悔的,都是每個人所獨有的經歷和體驗。經歷過就是人生,體驗了就是活過,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,是為期待更好的未來!《論語》中有一句話,叫“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”
毛主席說,“世界是你們的,也是我們的,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。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,正在興旺時期,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。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!”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隊伍“四化”方針,即革命化、年輕化、知識化、專業化,其中“一化”就是年輕化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年輕干部就如“小樹苗”,成長進步不能大水漫灌,需要精耕細作,才能驅蟲防病。
結合這些年來的所學所思所踐所悟,今天與大家分享“年輕干部要做好五道加法題”。
第一道題:學+思=靜
學習是個永恒的、常講常新的課題。《窯洞里的讀書人》中,講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七年知青歲月里秉燭夜讀的故事。19**年*月,不滿**歲的習近平赴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插隊,當時村里人去把他的行李拉回來,箱子很重,后來才知道里面裝的全是書。20**年,習近平接受央視采訪時這樣說,“我們讀書最多的時候就是在農村,十年寒窗,讀書知識的基礎是在農村打下了。”
年輕干部要舍得花精力來學理論,當前,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修訂的黨章,做到學、思、用貫通在一起,知、信、行統一在一起。通過學習,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,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,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。
信仰如果缺失,人生就會迷失。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一支小船上誕生的偉大政黨!中共“一大”**名代表有*種迥然不同的人生結局,最終登上天安門城樓見證新中囯成立的只有毛澤東、董必武兩位。有一個詞叫“殊途同歸”,其實殊途永遠無法同歸,歷史給了所有人同樣的命題,但不同的人在血與火的考驗和洗禮中,因“選擇”而交出了不同的答案……不是每個人,都能以短暫的生命輝映漫長的歷史。在歲月長河和歷史進程中浮沉,有的人因為看見而相信,有的人因為相信而看見,蘇東坡說,“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。”
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,如果認定了,就要信上一輩子,否則就會出大問題。電影《流浪地球》里有一句很火很熱的臺詞,“北京第三交通委提醒你:道路千萬條,安全第一條;行車不規范,親人兩行淚。”我仿用了一下,“道路千萬條,忠誠第一條;政治不過硬,遲早兩行淚!”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,年輕干部要以絕對忠誠之心對黨絕對忠誠,泰山壓頂不彎腰,“雖九死而不悔。”
讀書有三部曲,讀有字之書、讀無字之書、讀心靈之書。農村基層就是一本厚重的“百科全書”“無字之書”,基層干部群眾就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“專家”“學者”,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與群眾交朋友、把群眾當家人。做群眾工作,一次、兩次群眾或許不理解你,但不厭其煩、耐心細致地去上十次八次,群眾也就把你當朋友當家人了,畢竟“人心都是肉長的”。在農村工作,最大的能耐就是做群眾工作的能力,以心交心就能心心相印、和風細雨才能春風化雨。
…… 此處隱藏4389字,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。喜歡就下載吧 ……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