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《2024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交流材料匯編》,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,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《2024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交流材料匯編》。
牢記殷切囑托 堅定守根護脈
以黨建紅繪就美好生活新畫卷
——社區黨委交流發言材料
*社區是浙江第一個地方黨組織的誕生地,是毛主席視察過的第一個居委會,鐫刻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為民情懷。2003年12月,習近平同志來到*視察,給予親切關懷和指導;2011年7月,習近平同志復信社區黨委,肯定社區的可喜變化,提出殷切期望,令我們深受感動,倍受鼓舞。十多年來,歷任社區黨委班子牢記總書記的囑托,一張藍圖繪到底,一任接著一任干,以黨建紅繪就美好生活新畫卷。
一、始終牢記“加強社區黨建”的囑托,傳承紅巷精神,筑強戰斗堡壘
小營紅巷不僅有杭州的“老底子”,更是革命的發源地,孕育出“敢為天下先,甘做孺子牛”的紅巷精神。守根護脈是每個紅巷人的第一責任。我們一手抓思想鑄魂,打造初心學堂,把“學紅巷精神、做紅巷傳人”作為黨員政治生活必修課和新班子、新黨員、新社工第一課;一手抓組織強基,縱向貫通社區—小區—樓道三級組織體系,橫向建強社區“大黨委”,成立紅巷黨建聯盟,省委組織部等53家共建單位集成45個惠民項目,為美好家園注入“紅色能量”。面對疫情大戰大考,320名黨員組團編組、包樓聯戶,在無疫單元創建中當先鋒、作示范。支部挺在前、黨員帶著干,是對紅巷精神的最好詮釋。
二、始終牢記“辦實一件事,贏得萬人心”的囑托,用心服務群眾,用情凝聚民心
我們以實干得民心,用真情換真心,深化“上門看、當面談、馬上干”民情聯系機制,整合打造8000余方黨群服務矩陣;引進浙一浙二名醫資源為老人提供健康診療服務,開設共享食堂、四點半課堂,讓“一老一小”幸福無憂;推行“一網通辦、紅色代辦、日日可辦”,60項民生事項“就地能辦”;打造便民一條街,設立小區開放日,常態提供理發、磨刀、修傘等服務,大伯大媽的點贊越來越多。圍繞現代社區“五心”要求,加快“幸福鄰里坊”共富綜合體建設,持續做大“十分優享”服務圈層。我們深切體會到,群眾滿不滿意都寫在臉上,為居民服務不能做樣子,而是一輩子。
三、始終牢記“把社區建設得更加美好”的囑托,共建美好家園,共享鄰里幸福
我們堅持共建共治共享,書記領著班子干,區域聯動協同干,黨員帶著群眾干,打造人人參與、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。建立“紅巷議事會”協商機制,16萬方的舊改項目,實現改什么、怎么改、誰來改,由群眾說了算,不僅讓2700戶居民圓了“舊改夢”,也成功入選全省未來社區試點。培育紅巷老舅媽、營火蟲等志愿服務力量,“我為人人、人人為我”在*蔚然成風。連續10年舉辦“最美”小營系列評選,涌現了魯立清、陳文英等一批“最美典型”。借著數字化改革“東風”,我們在實踐中深化“一表通”、社區智治平臺等應用,給老百姓帶來更多便利。
牢記“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”諄諄囑托
做實“小網格”撬動“大治理”
——村黨委交流發言材料
2005年1月,習近平同志到*村調研,提出“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,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”。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托,堅持做實“小網格”撬動“大治理”,夯實治理底座、助力鄉村振興。近五年來,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由495萬元增長到992萬元,翻了一倍,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、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、全國文明村等90余項榮譽,經驗做法獲汪洋同志現場調研肯定。
一、網格是“前哨站”,只有組織建得好,才能地基打得實
…… 此處隱藏4037字,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。喜歡就下載吧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