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《公文寫作必須“咬文嚼字”》,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,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《公文寫作必須“咬文嚼字”》。
一句話、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符號的差池,往往會導致一篇公文、一段講話與原文原意或領導本意大相徑庭甚至完全相反。
“吟安一個字,捻斷數莖須。”多少文人墨客煉字、煉句、煉意,一絲不茍。賈島反復斟酌“鳥宿池邊樹,僧敲月下門”,留下了“推敲”的佳話;蘇軾與蘇小妹互相題試,成就了“清風扶細柳,淡月失梅花”的佳句。
相反的是,一字之差,謬以千里。韓復榘錯把“派”寫為“抓”,致叔父鋃鐺入獄;馮玉祥的一位作戰參謀錯把“沁陽”寫成“泌陽”,使部隊貽誤戰機,進而導致了馮閻聯軍在中原大戰中的失敗;19世紀末,埃塞俄比亞和意大利甚至因為條約不同文本上的“可以”和“必須”兩個詞發起了一場戰爭。
小標點,大用途。比如“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”,七種斷法,七種意思;還有廣為流傳的教書先生與吝嗇地主之間“沒雞鴨也行沒魚肉也行咸菜一碟”的字據,斷法不同,意思也不同。
對于關鍵字、關鍵詞的把握,差一點都不行。如果因為馬虎大意、用詞不當導致表述不清或產生歧義,往小處說是個人能力水平有限,落得個貽笑大方,往大處說會影響具體工作落實,損害機關形象。
記得剛到部隊機關工作時,領導安排我起草一份公函,與兄弟單位互通情況。其中一句“請將相關情況報至……”被領導改為“請將相關情況復至……”事后想來,“報”多用于上下級之間,而“復”更適合友鄰、平級之間探討協商。一字之別,語意大不相同。
還有一次軍事演習,一名跟我一同進機關的戰友負責起草作戰命令。因一時疏忽,錯把“前進指揮所”寫成了“前方指揮所”,幸被及時發現,在命令下發前進行了更正,不然會打亂整個部隊部署。
公文寫作必須“咬文嚼字”。所謂“咬文嚼字”,一要實事求是。寫文章必須尊重事實,不能根據個人的喜好隨意夸大或有所隱瞞,更不能憑空想象、肆意捏造。要力求準確客觀、簡潔明了,少說套話、多撈干貨。
…… 此處隱藏179字,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。喜歡就下載吧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