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《在全市教育系統“厚植家國情懷,培養時代新人”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》,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,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《在全市教育系統“厚植家國情懷,培養時代新人”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》。
尊敬的各位領導,各位老師,同志們:
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,“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深沉的歷史意識,為中華民族打下了維護大一統的人心根基,成為中華民族歷經千難萬險而不斷復興的精神支撐。”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凝練,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特有的文化標識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、涵養進取品格,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,不負時代,不負華年。新時代傳承家國情懷,始終是思政教育的應有之義,是新時代育人的必然要求。下面,我談幾點淺見,以供同志們參考。
提升家國情懷自我涵育能力。新時代青年學生要立足中國傳統文化,不斷提升家國情懷自我涵育能力。一方面要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中汲取營養。一是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家國情懷的最高目標追求。青年學生要把個人理想抱負、價值實現與歷史使命融合為一個整體,將個人夢的實現熔鑄在中國夢的大潮中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。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本質上是愛國情懷,青年學生要厚植對故土家園以及文化制度的深厚情感。三是具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。構建開放包容的世界胸懷是家國情懷發展的時代要求,青年學生要立足國內,放眼世界,培育現代青年必備的“共同體意識”。另一方面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家國情懷的精神力量。在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中,中華民族始終有著“自古英雄出少年”的傳統,始終有著“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進步則國進步”的信念。當代青年唯有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、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,才能實現更有高度、更有境界、更有品位的人生。
豐富家國情懷教育場域。家國情懷教育不是孤立的,而是在各種教育場域中潤物無聲地發生。當前數字信息技術發展迅速,要充分利用技術手段,豐富教育場域,提升家國情懷教育效果。一是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最新技術手段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,教師可以實現思政課堂場景轉型升級,探索情景式、沉浸式、體驗式等教學模式,增強家國情懷的體驗感。二是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。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,積極實現高質量教育資源共享,增強學習效果。三是在內容上不斷創新。必須利用數字技術,將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結合起來,創造具有吸引力、感染力的家國情懷作品。
構建家國情懷培育的協同機制。青年學生家國情懷培育是系統工程,應當建立學校、家庭與社會三方協同機制。其一,以家庭教育為基礎。父母要做到言傳身教,用良好的言行舉止影響孩子。其二,以學校教育為主導。學校是青年學生家國情懷教育的主陣地,校方應當統籌規劃,將家國情懷的培育體現在德育教育、教材建設、校園文化、學生活動等各個方面,要提高教師家國情懷的教育能力,同時豐富校園文化環境,浸潤青年學生成長的全過程。其三,以社會教育為依托。家國情懷教育離不開社會力量的有效參與。要加強家國情懷的宣傳,充分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,優化博物館、紀念館等特定場所的教育功能,加強社會監督制約,積極引導和規范青年學生的民族情懷和國家認同。
加強家國情懷培育的社會實踐。社會實踐能夠外化青年學生家國情懷的理論認知,要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家國精神。一是學術實踐。在教師的指導下,圍繞家國為主題展開學術調研、田野考察,讓青年學生在學術交流、總結、反思中深化愛國認知。二是社會志愿服務。青年學生可通過各類社會志愿服務了解民生、體驗民情,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情感聯系,明確責任與擔當。三是生產性實踐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國家設立“雙創”平臺與孵化基地,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。青年學生通過參與生產性實踐活動,能更好地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偉大夢想之中。
發言完畢,不當之處,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,謝謝。